白介素-23(IL-23)于2000年首次被報道,當時發現了一個新的序列(p19),該序列與IL-12的p40亞單位結合,可產生一種新的具有活性的細胞因子復合物。它由激活的樹突狀細胞分泌產生,與IL-12相比其生物學特性既有共性也有區別。
IL-23是IL-12細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員,該家族還包括IL-12、IL-27、IL-35和IL-39等成員,它們是一組獨特的異二聚體細胞因子,通常是由一個α鏈亞基(p19、p28或p35)和一個β鏈亞基組成(p40或Epstein-Barr病毒誘導的基因3),并通過JAK/STAT途徑轉導信號。IL-23通過其p19亞基與由IL-23R以及p40亞基構成的異二聚體受體復合物結合并傳遞信號,與此類似的是,IL-12則通過其p35和p40亞基分別與IL12受體的IL-12Rβ2和IL-12β1亞基結合來轉導信號。
IL-23受體主要表達在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記憶性T細胞(Th17)和角質形成細胞上,而作為對微生物病原體或傷口愈合信號的一種應答反應,IL-23的產生是由活化的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分泌形成并伴隨中性粒細胞募集。